
会上,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罗志涛做动员讲话。罗志涛围绕如何解决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为何干、干什么、怎么干、干得好”的四个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指导性的解决办法。他强调,开展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是贯彻落实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必然要求,是支撑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种质资源自主可控的重要抓手。本次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地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系统谋划,精准有效推进,把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落细落实、抓紧抓好,以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交出一份合格答卷,为福建省水产种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为确保普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培训班邀请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胡红浪和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张东玲到场给予指导并针对打好种业翻身仗的背景和思路、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的技术要点、如何做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系统的使用等进行授课,为接下来的普查工作奠定基础。
多年来,福建省海水育苗已由传统的“两藻四贝”(海带、紫菜、牡蛎、蛤、蛏、蚶)发展到鱼、虾、贝、藻、蟹等120多个品种;淡水育苗由传统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发展到鱼、虾、贝、蟹、蛙、鳖等70多个品种,年繁育鱼、虾、贝、藻等苗种1.9万亿单位。水产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区域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摸清福建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群体数量、区域分布、保护利用、特征特性及遗传结构等状况,进行资源收集与保护,并发布福建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名录,促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