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水产知识 » 正文

依靠创新 做强湖北水产种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4  浏览次数:94
核心提示: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推进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省委宣讲团走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聚焦党代会提出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推进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省委宣讲团走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聚焦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基地”奋斗目标,省委宣讲团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以《大食物观、水产养殖与全球食品安全》为题进行宣讲。他在宣讲中提到,中国水产养殖的产量20年来一直占世界养殖产量的2/3左右,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1/3以上的动物蛋白来源。湖北作为千湖之省,连续26年淡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全国每七条鱼就有一条产自湖北。持续优质、高产的背后,离不开优良品种的支撑。

  湖北省委宣讲团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十年当中,我们推出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还有异育银鲫‘中科5号’,解决老百姓的吃好鱼,也形成了创新链和价值链。”

  虽然湖北淡水渔业体量全国第一,但种业大而不强,常规品种居多,河蟹、鳜鱼、鲈鱼等名优苗种95%仍须从外省引进,结合省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基地”奋斗目标,桂建芳和大家重点交流了种业创新的话题。

  湖北省委宣讲团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未来还是要为种业创新、为种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支撑。怎么来提升水产种业的发展,创造在水产方面大型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带有全国的引领性的公司,把湖北的生态渔业和净水渔业发展得更好,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

  作为我国最早建设的水产科学重点研究所之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目前已有长丰鲢、长丰鲫等5个审定的水产新品种,研究员们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培育力度、提升种业水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梁宏伟:“我们会遴选湖北省目前优势的一些养殖对象——小龙虾、黄鳝、团头鲂、鲫鱼,加快选育的力度,增加优质的新品种,比如说耐低氧的新品种,提升种业的水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