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原定于2020年的项目验收延迟至近期进行。示范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大鲵从种鱼、孵化、育苗、成品鱼等全链条、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包括养殖和生产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覆盖鱼苗、饲料、原料入厂,养殖操作、生产工艺、质量检验、成鱼出厂全过程,以及经营管理、后勤保障、岗位工作职责各环节,做到有标可依、有标必行。
一、经济效益。该试点为进一步加强大鲵养殖全过程的质量把控,实施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标准化管理,依托自有大鲵养殖基地先进技术和标准,加强对周边农户养殖示范作用,采取公司+农户+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大鲵养殖业健康发展,提高农户经济效益。为实现大鲵养殖可持续化、规模化发展提供支持。
二、社会效益。示范区通过扩大品种的繁殖规模和质量,提高繁育养殖技术,从而增加了大鲵的养殖量,带动了农户的生产,改善养殖环境,降低养殖成本。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达200人,使村民不出村就能参加工作。对种基地设施进行全面优化升级改造,扩大了养殖何经营面积,进而带动郭塘村的收入。
三、生态效益。大鲵珍稀水产养殖示范区的建设,实现了污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为保护生态环境积极贡献力量。养殖的废水通过排污管道进入生态净化池,先后经过筛网过滤、三级沉淀池和分流泵供水三级管道,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冷却管道进入温控冷却系统,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示范区的建设对大鲵养殖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与健康的水产品,打造优质品牌。